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天有二帝并立 (第1/3页)
十八路诸侯讨董,声势浩大,最后却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犹如六国伐秦,在函谷月余而不得入,最终不得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各路诸侯,在洛阳城下秀了一圈肌肉,心满意足的返回领地,开始争权夺利。
明眼人都看到大汉要亡,赶紧回去抢地盘去。虽然朝廷很快重立皇帝,可是人心散了还能聚回来吗?各个地方到手的利益还有人愿意吐出去吗?除非能在武力上将其征服,把他们一个一个按在地上摩擦、摩擦,让各路诸侯跪在地上唱征服,才能把权力收回朝廷。
可是朝廷现在有心无力。
当然曹操和袁绍没有回去,朝廷的事情还需要众人合议。
袁家是四世三公,袁绍的叔父袁隗是当朝太傅,朝事绕不过袁家,再说朝廷现在运转的费用,还的依靠袁家调度。
袁绍是袁家的后起之秀,统领先登营,当然要参与。
曹操现在手握兵权,西园军,曹家军都是防卫洛阳的重要力量。朝廷现在也不敢让袁家一家独大,需要曹操制衡袁家。
所以曹操也得留下。
而丁原在朝中并无根基,并州又不是铁板一块。身为并州的刺史还要防范边患,不可在中央久留。在先登营、虎豹骑虎视眈眈的威胁下,丁原只得率部返回并州。
国不可一日无主,少帝西去长安,朝廷眼看迎回少帝事不可为,当机立断的重立新帝,稳定人心。反正皇帝玉玺和执政班底都在洛阳,再立一个皇帝就是了,少帝不要了。
刘虞、曹操、袁绍、刘备等重臣联合上奏太后,请灵帝次子刘协登基,维持汉家颜面,稳定朝廷秩序。
何太后准奏。
不到十岁的陈留王刘协登上帝位,即为汉献帝,改年号为初平。
献帝年幼,太后主政。
何氏外戚在之前的宫廷闹剧中已经丧失已尽,太后不得不重用汉室宗亲。刘表,刘焉(刘璋之父)趁机成为一方大员,一个牧荆州,一个牧益州。
刘备作为汉室宗亲一支重要的力量,官拜执金吾(就是丁原之前的职位),统领禁军和洛阳城防。同样是执金吾,刘备的权力比丁原大多了。
袁绍领车骑将军,曹操领骠骑将军相互制衡。
中枢的势力也被洛阳其他的世家瓜分完毕。
董卓也在长安拥立少帝和洛阳的献帝争名分,自称相国,大肆的封赏了西凉的众将士。西凉军跟了董卓那么久,不封赏是不行了。弄不还,会兵变的。
献帝在东都洛阳发号施令,少帝在西都称王称霸,都想在道义上压倒对方,可是又不得不无视对方的存在。这有这样,才能无所顾忌的向全国下达圣旨。
天下进入双帝并立的时代。
经常是献帝发一份旨意,少帝也会发一份;少帝发一份旨意,献帝也会否掉,再发一份。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