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刘虞求援 刘备入洛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刘虞求援 刘备入洛阳 (第3/3页)

作足够了。周义就把中心放在兴办学校,训练军队,寻找矿产,改良技术上。

    在蔡邕的号召下,幽州官办学堂迎来一批有一批的学生。官办的学堂不交大家“之乎者也”,也不教大家“名士清谈”,更不教“乡野养望”。只教读书识字,算术商学等生活实用技能。

    让蔡邕老骂周义是个骗子,那有怎样,幽州现在是我说了算。至于是怎么说了算,当然是和蔡邕辩论一天一夜的结果。

    这都属于是速成班,一年多的时间里培训出一茬又一茬的学员。这些学员有天赋的继续深造,更多没天赋的学员是充斥在酒楼,商会等幽州各地。这以后都会会成为周义的班底。

    周义想要筹备的武科,时机倒是不成熟。一是没有教材,二是没有合适的学生。只能以后再说了。

    太史慈也来到幽州府,让周义在有了两万的常备军之后,又增添了五千水军。

    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战舰的要求,周义又专心和工匠一起改良了帆船。当然周义只是提出方向,更多的是工匠们的努力。并没有超出这个时代的技术产生,只是让原来的技术更好的发挥了效能。

    技术路线本来就有两种,一种是量的积累,一种是质的蜕变。现在通过不断的试错来完成量的积累。

    幽州府的找矿小分队也探明了周义指定的几个地方确实有矿,样品已经带回来给周义看过了,具备开发的价值。只能条件成熟,技术完成,就可以开发了。

    南方的水稻在东北没有移植成功,品种不同,不耐寒。周义一方面让人继续试验培育耐寒品种,一方面寄希望于有商队可以从北海道带回水稻种子。

    总而言之,这是周义忙忙碌碌的一年,不过有付出就有回报,付出多少就有多少回报。

    蔡琰已经完全适应幽州牧守府女主人的身份,把牧守府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周义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女儿,从开口叫“爸爸”到满地奔跑,由心底里感觉到幸福美满。

    刘备孤身入洛阳,受到刘虞为首的汉室宗族的热烈欢迎。刘备一到洛阳直接招降了并州的吕布,西凉的乌桓骑兵,让气焰嚣张的董卓和丁原直接元气大伤。

    查过族谱,刘备确实是景帝玄孙,少帝刘辩的叔辈。名义上皇室宗亲总算有了自己的兵力,在凉州军和并州军之外形成第三股军事力量。于是刘虞上表少帝,以正皇室宗亲之名。册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于是洛阳城有原来的两强对垒,变成了三足鼎力。

    朝廷倒是想要启用皇甫嵩,可惜汉灵帝刘宏死前下的最后一道皇命,就是让皇甫嵩永镇帝陵。只要大汉朝廷还在,谁也不敢违抗先皇旨意。皇甫嵩不能出山,倒是朝廷一大损失。

    刘宏也算是自掘坟墓,是怕皇甫嵩功高镇主吗?还是怕有人掘坟?

    皇帝的心思真难猜,猜来猜去也才不明白。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