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章 权力公地引发政治危机 (第2/3页)
祸就是政治集团争斗想要得到公共权利的直接后果。可是现在汉灵帝撒手西归,香蕉掉在了地上,那四只猴子都有机会得到香蕉,大打出手,争斗也就更加残酷。
而事实上,为了这个权利的公共香蕉宦官和外戚直接覆灭。
从某种意义上来书,这也是公地的悲剧。
如果说一片牧场属于大家共有,十户人家一同养殖牛羊。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家养的牛羊越来越多,导致草场退化,这时候就会有村子里的德高望重者出来协调各家养牛羊的数量。草场倒也能维持下去。
可是某一天,这个德高望重者去世了。就会有人偷偷的多养一头,再然后大家都会多养一头,两头,直到草场退化。看着草场一天一天的荒芜,也有理性的朋友会控制自家牛羊的数量。
可是总会有不自觉的人发现,因为你养的牛羊的数量少了,草场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就会再多养几头。那些理性的人也会放弃自己的坚持,开始多养牛羊了。
如果他们还坚持少养牛羊,那么最先淘汰的人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养的羊最少,抗风险的能力最低。
于是牛羊越养越多,牧场越来越荒凉。大家都知道这是在自掘坟墓,但也都知道,即使你不掘,别人也会掘。掘是死,不掘也是死。如果可以多掘一点,可能死得时候还能死的好看一些。
这就是公地的悲剧,悲剧的要素不是悲伤,而是不可避免。任何逃避都是徒劳。
这是汉灵帝亲手造成的局面,大汉的政治集团都要去抢这块权力的公地,失败者就要被淘汰出局。
而现在残酷的生存竞争游戏才到中局,而公地悲剧的逻辑会使的参与游戏的人,一个一个消亡,到最后胜者只有一个,或者一个都没有。
如果没有外来变量来打破这种格局,最终的结局就是毁灭。
就好比路边有一颗苹果树,大家渴的时候可以来摘苹果。慢慢的人们就会发现,红苹果没有了,大家就会去摘青苹果,青苹果没有了,大家就会去摘小苹果,到最后没有苹果可摘于是人群一哄而散。
大汉的威严就是在众人的争相摘取中,化为乌有。洛阳城也在众人的相互争斗中,成为一片废墟。
最后曹操拥有了这可苹果树,才终结了乱局。
正如曹操所说:“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朝中还是有那么几只与众不同的猴子,不应该说朝中还是有几个聪明人的。比如说卢植,皇甫嵩等人。卢植在编写尚书,只是在少帝被张让挟持离宫时,迎接少帝回宫,而大汉的战神皇甫嵩在洛阳边上守皇陵。年初的时候,皇甫嵩凭借一万乌桓铁骑平底西北羌族内乱之后,就被刘宏剥夺兵权,派去守皇陵。乌桓铁骑也留在了西北交给董卓,此次也被带来了洛阳。
许多朝中的重臣和周义一起观看了这场宫廷的丑剧,皇室争斗大家都躲得远远的。
在夺嫡的斗争中一个不留神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大家都是身处高位,没有必要为了这点权力冒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