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 (第3/3页)
们自己。”
刘备听完周义的话,沉吟一会,才说道:
“官府无粮,不代表辽东无粮。辽东是农耕平原,并不缺粮,只是这些粮食都集中在在高门士族手里,而辽东最大的世家大族就是公孙家族,只要以公孙家族为首的世家大族可以开仓放粮,灾民的问题必然可以解决。那么,府君是准备借粮了。”
“正有此意。”
“只怕辽东的世家未必愿意把粮食借给官府。”刘备有些担心。
“不比公孙瓒在辽西一呼百应,我们在辽东并无根基。不过总的试一试,民以食为天,如我们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流民暴动,世家也会跟着倒霉。” 周义回答道。
虽然辽东的公孙家和公孙瓒同姓,但是不是一个家族。辽东公孙家的家主是公孙度,也是一个枭雄。后来与公孙瓒一个占据辽东,一个占据辽西,割据东北。而此时公孙度还赋闲在家。
辽西的情况和辽东类似,但是公孙瓒的家族是大家士族,倒是可以出粮来缓解辽西困局。辽东周义在此地没有根基,想要号召大家出粮,倒是要费一番力气。说不了还的和辽东这些贵族掰掰手腕。
周义辽东太守的名帖递给辽东的世家,根本就没有人回应。派刘备去拜访,也只有一个老管家,笑脸相迎,好酒好菜好招待。推脱家主不在家中,自己做不了主,一切等老爷回来定夺。
周义一想我也别去了,去也是一样的结果。看来辽东这帮人,不把周义这太守当回事。大家都躲着周义,都知道周义刚上任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准备见死不救,坐等周义滚蛋。
高门士族不肯借粮,但是赈济灾民的事情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灾民涌进襄平。
这些人可都是要吃饭的。周义只好想别的办法。与众人合计之后,决定兵分多路。
第二天,刘备就在襄平城里设了十二个施粥的大棚,赈济灾民。
同时贴出告示,说青州的粮食已经运到,让大家不要慌。朝廷不会忘记咱们的,我们一定能够共度难关……
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是朴实无比,只要有一口吃的,就心满意足了。没看到,每个粥鹏前面都有人自动的维持秩序,每一个拿到粥的百姓都会自动的说一句“多谢大老爷”。
即使领到粥的百姓,也是老年人和小孩先吃,年轻人留到后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多么淳朴的民风,这是多么善良的子民。
可是大多数时候,百姓连吃饭这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满足不了。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当政者忘记了前民的话,开始与民争食,那还不是捅了天大的窟窿。
刘备回到太守府,见到周义,脸上轻松的表情消失不见。
“府君,你说典将军他们可以成功吗?”刘备小心的问道。
“玄德放心,不是可以成功,是一定成功。”作为主帅一定向下属呈现智珠在握的态势,虽然周义心中也直打鼓。
千万不要出什么差错才好。我这空城计可念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