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 (第2/3页)

况当时曹操才在兖州起势,不管怎么算都是应该帮长子袁绍而不是站在嫡子袁术那边。

    二袁相争因为曹操的参与而注定了结果。匡亭一战,曹操追击六百余里,大败袁术、黑山军一部、南匈奴于扶罗的联军,将袁术支持的朝廷敕封兖州刺史金尚驱逐出境,巩固稳定了自己的地盘势力不说,还磨练铸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利器——虎豹骑。

    这一战也逆转了中原的局势,汝南颍川黄巾军再起,袁术也无颜再见家乡父老,便是转向进军淮南,杀了扬州刺史陈温之后占据了寿春。

    一开始占据了淮南的袁术也是缺兵少粮根基不稳的,于是在这个时候,袁术又盯上了邻近的膏腴之地——陈国和庐江郡。

    在怎样兼并陈国和庐江的策略上,袁术听从了谋士的建议,都是拿粮草问题做文章。

    乱世中最重要最需要的是人才,其次则是人口和粮食。粮食实乃一国之命脉,又岂有轻借之理?更何况袁术提出的粮草数额都是相当巨大的,陈王刘宠和时任陈国国相的骆俊以及庐江太守陆康都是不可能借出去的,这就给了袁术一个比较名正言顺的理由来对陈国和庐江下手。

    当时袁术可是真真正正的缺粮,缺粮自然少兵,不可能同时应付两线作战。所以袁术最终对比较难啃的陆康发动了突袭战,而对自大的陈王刘宠和骆俊用了另一种方式。

    所谓另一种方式,其实就是刺杀。关于刺杀刘宠和骆俊的人选,袁术在淮南上下搜罗了一圈,最终却是把目光放在了刚来投的张闿身上。

    张闿虽然好财,但不贪。当时杀曹嵩的动机更大程度还是因为陶谦的背后指使,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张闿杀人劫财,而陶谦睁只眼闭只眼放走了张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