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 (第2/3页)

之后的寿春城基础设施相当完善,城内主要干道都分设了供车马专行的车马道。尤其是贾府位于的地域,在袁术时期就被规划为“皇城”,道路更是宽敞平坦,人坐在马车上根本感觉不到一点滞停和颠簸。

    袁术建寿春时,只是建成了寿春宫和两个象征皇权的祭坛。道路城墙军营武库仓敖这些在争雄征战时期异常紧要的设施却是被推延了。到了张绣手里,却是先从道路城墙修起,再修军营仓库这些设施的时候因为物资不到位,一度甚至有了拆了寿春宫和天地坛就地取材的想法。

    不过到最后,因为江东的顺利平定,从江东运来的大量木材和刘晔从庐江山区大规模开采的石料,加上淮南发达的水陆交通,终于使拆毁寿春宫和天地两坛的决议罢议。

    当然因为工程浩大,光凭张绣的实力还是难以在短期之内达到及时转运原料的目标。但是好在张绣提出了利用私人商贾运输和开采原料的办法,最后不仅不用再征发多余的徭役和民夫,还极大的改善了淮南凋敞的现状。

    由此,无数中小商贾活跃起来,通过积极组织自家家乡空余的劳动力并利用附近资源,源源不断的向寿春提供石料木材,以换取乱世中最硬的通货——粮食。

    最终的结果是,张绣用了正常偏少的粮食量,获得了更多更上佳的建材原料和劳动力!

    强制性和自发性同样都能达到目标,但是自发的永远比强制性效益性更强!

    不过就算如此,寿春城的外城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完工。城内守军营房和仓库也在初步扩建修葺中,至于所谓的宫城宫墙和皇城城墙,至今也尚未开工。

    没有城墙阻隔,平民百姓也很容易就见到诸如贾诩在内的诸多张绣集团文武。以往常常有一些老百姓拦路截住诸如九江太守袁涣、长史杨弘、主薄阎象等人的车驾喊冤,或者一些外地的壮硕大汉游侠儿截住来往张绣军将领,通过展示自己的腱子肉或者武技来希望在军中求个一官半职的。

    不过自从寿春调来了新寿春令刘馥之后,那些到处拦路喊冤叫屈的老百姓却是终于没有了。这当然是因为这位新县令很有作为很为民做实事的缘故。

    另外,因为第一任寿春宫尉袁耀上任的原因,那些自恃有些本事的游侠豪客也是不敢再寿春宫方圆三里闲逛了。一个闹不好就是被放恶狗追咬的结果,如果你不服想要告官的话,得先去找总管这一片的寿春宫令袁胤。

    由此种种,寿春城尤其是寿春宫附近,治安环境状况是相当好的。除了偶尔有两声狗吠之外,是相当平和安谧的。往常的贾诩,基本上一闭眼一睁眼,就到了要到达的地方。

    但是今天明显是个例外的一天。因为有人堵住了贾诩车马的行道。

    准确一点,是一群人堵住了车马道。

    领头的亲卫统领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